close
中醫是寶貝。中醫人傳承老祖宗的智慧和經驗,責無旁貸;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張恒鴻院長感受深切的說,不只如此,隨著時代的進步,中醫必須運用現代科學和技術,做創新、做改變,讓古法今用,才能繼續發揚光大。
現在是最好的時機,也是中醫最蓬勃的時刻;張恒鴻院長信心堅定的說,傳統中醫對於人類健康的貢獻有目共睹,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於是設立「國家補充另類醫療中心」,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將中醫針灸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後,海內外研習學子絡繹於途蔚為風尚,如今傳統中醫已成為這股風潮中的顯學。
回顧國內現況,曾任台北市立中醫醫院院長的張恒鴻教授表示,以中醫藥立校的中國醫藥大學在台灣發展中醫藥現代化最具歷史與特色;50餘年來,為國家培育萬餘名中醫與藥學專業人才,同時建構了世界最大的中醫藥資料庫、擁有五千個中草藥純化合物樣品庫、臨床資料庫、影像尖端實驗室之尖端技術平台,與堅强的中醫藥藥物研發專家陣容,在中醫藥領域研究成果SCI論文之數量、品質與被引用次數皆位居全國醫學大學首位,世界排名前十。
令人慶幸的是,在前瞻視野的李文華校長大力支持下,更集結專家學者整合資源建立『中醫藥研究中心』,以中醫暨針灸及中草藥二個研究群為重點研究,以期中醫藥暨針灸創新研究兼具學術與產業價值。
以研究紅斑性狼瘡稱譽的張恒鴻院長感嘆,在台灣西醫強勢的大環境下,傳統中醫的傳承與發展並不容易,隨著時間過去,老前輩珍貴的學術經驗一旦消逝,將是社會難以彌補的損失,傳統上,中醫是愈老愈見重,經驗的淬煉與智慧的醞釀,都需要時間,其中有一定的道理。
「中醫」是年青學子嚮往就讀的科系之一,大學學測錄取分數為75級分左右,全國前1.61%;可是,培養一位中醫學生是非常漫長又花時間的,基於醫療品質考量,學習要相當廣泛,除了中醫領域紮實的專業能力,還得兼顧現代生物科學、人文素養和精神層次,對於老中醫是怎麼看病的,經驗傳承尤其重要。
為此,張恒鴻教授今夏接任院長後,著手將中醫藥的典籍重新整理將其數位化、中醫教材英文化,成為方便搜尋使用的資訊;文化的傳承方面,探訪中醫藥前輩名醫和耆老、傳人,蒐集各流派醫術之精華,中草藥單驗方、養生偏方、健康醫療與疑難雜症臨床診療秘方,匯編醫案專輯。
不僅如此,中醫學院積極聘請優秀師資,改善生師比,推動外國學生中醫見習短期訓練,並開辦姊妹校雙聯學位;更整合研究團隊做中醫藥科研合作,培養教研人才,建構國際整合醫學教育中心;「中國醫大的傳統中醫是華人世界的領頭羊,更是台灣學術界的龍頭」,張恒鴻院長說。
大學走向國際化已是大勢所趨,李文華校長稱許『中醫藥』是中國醫藥大學邁向國際化的指標和典範,他鼓勵把這項學術文化瑰寶,以點帶面做突破創新,跟別人不樣,就會是亮點。
雖然,張恒鴻院長帶領的中醫團隊努力付出,規劃增加中醫學生名額,以培養科研人才,由於溝通不足,導致日前中醫學生情緒反彈風波而作罷,難免情緒沮喪;他語重心長的鼓勵中醫學生,絕對不能固步自封,學個一招半式的把脈、推拿就行了,把眼界提高一點,中醫要創新,動動腦研發千變萬化的新產品,一定要改變了。
中醫人對現況不滿意,就把手旁邊的事做好;張恒鴻院長分享人生哲學說,師生有緣聚在一起,大家跟著光走,光跟著光走,經過的地方,光會越來越亮。追求真善美的張恒鴻院長懸掛在辦公室的勵志匾額『修身豈為名傳世、作事應思利及人;』即是最佳寫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