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國際黴漿菌學會之Emmy Klieneberger-Nobel傑出研究獎章(Outstanding Career Research Award)美籍學者Dr. Baseman教授,與本校李文華校長在美國德州大學系統聖安東尼奧校區有同事情誼結緣,於3月16日上午獲邀蒞校演講,搭起未來兩校間教學及科研合作交流。
Dr.Baseman教授致力於肺炎黴漿菌之細胞黏附素和細胞粘附輔助蛋白之鑑定、致病毒力、及其臨床治療與預防應用;肺炎黴漿菌感染是人類非典型性肺炎的一大主要原因, 引起肺部發炎,造成氣喘,加劇呼吸道疾病和肺外病變,細胞粘附是肺炎黴漿菌感染的關鍵步驟。他的演講主題是:肺炎黴漿菌獨有毒素CARDS:發現、功能、結構、肺炎病理、以及疫苗開發(Newly Discovered Toxin May Cause Lung Inflammation, Contribute to Asthma & Other Lung Diseases )。
曾榮獲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生涯發展獎(NIH Research Career Development Award) Dr. Baseman教授,於2005-2006年鑑定出與人體表面活性蛋白-A (hSP-A)結合的新型肺炎黴漿菌之細胞黏附素MPN372, Dr. Baseman發現此細胞黏附素MPN372 類似於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S1單元,擁有ADP核糖基轉移酶(ADP-ribosyltransferase, ART) 與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結合等功能. MPN372可造成哺乳動物細胞之空泡,與強毒性肺炎黴漿菌引發氣管環細胞病理學的型態相關.此外,在曾患有肺炎黴漿菌感染的非典型性肺炎病人血清中測得抗MPN372抗體,驗證MPN372與肺炎相關性,及其高度的免疫原性,可視為診斷潛力抗原. 這些研發成果發表於感染與免疫(Infection and Immunity)及 美國國家科學院論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Dr. Baseman 將細胞黏附素MPN372,重新命名為CARDS毒素[Community Acquire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CARDS) toxin,社區獲得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毒素]. Dr. Baseman 陸續發表多篇論文關於CARDS毒素誘發動物疾病與已報告為肺炎黴漿菌感染症狀一致,如小鼠和狒狒呼吸道之促炎細胞因子風暴, 細胞空泡, 細胞毒性,淋巴細胞浸潤,以及氣道阻塞等。Dr. Baseman認為CARDS毒素具有設計為抗肺炎黴漿菌感染之疫苗潛力。
Dr.Baseman教授於1968畢業於麻薩諸塞大學阿姆赫斯特校區(Univ.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取得微生物學領域博士學位,1968-1971於Harvard University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1971-1980擔任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細菌學和免疫學系助理教授及副教授,1981起獲聘為德州大學系統聖安東尼奧校區健康科學中心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學系教授,期間擔任12年系主任,Dr. Baseman於1991延攬本校校長李文華由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教授至德州大學系統聖安東尼奧校區當任分子醫學系主任,同事情誼深厚。
Dr.Baseman教授演講後還與教師們座談交流,中研院院士潘玉華、副校長陳偉德、產學長姚俊旭、研究生事務長徐媛曼、健康照護學院副院長林振文等教師及醫師參與座談發言熱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