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吳金濱院長與林文川教授是開發健 康食品的最佳拍檔  台灣骨碎補(龍眼荭)植物  

國內有新保健食品問世;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林文川教授及藥學院院長吳金濱教授的研究團隊,開發本土植物─台灣骨碎補成為健康食品,歷經八年的努力,從研發,產學合作,技術轉移到產品經過國家健康食品認證,已於今年八月取得衛生福利部第260號健康食品許可證。

台灣骨碎補為「台灣植物誌」中的正式學名,在審查過程中,審議委員會認為「骨碎補」字眼有影射療效,因此不准用為原料名,原料名稱更改為民間俗名「龍眼荭」。中國醫藥大學產學合作廠商臻里生技公司將產品取名「大發里亞」濃縮細粒,則是台灣骨碎補屬名Davallia之諧音。

民國95年間,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林文川教授及中藥資源學系郭昭麟教授聯合向當時的「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提出「骨碎補類藥材產業化體系之建立及推動」之計畫,分別獲得國科會及農委會補助的經費,進行「骨碎補類藥材對幼鼠及去卵巢大鼠鈣吸收、骨代謝和骨組成的影響」,及「骨碎補類藥材基源鑑定及組織培養大量繁殖」兩個計畫,同時進行功效性及原料栽種的兩年基礎研究。

藥理學專家林文川教授表示,兩年的研究比較了台灣本土產的四種骨碎補藥材對骨質疏鬆的改善作用,確認台灣骨碎補(Davallia formosana)的有效性。由於兩年的研究成果豐碩,引起臻里生技公司與康富生技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開發的興趣。

這兩家公司於97年間配合中國醫藥大學林文川教授及吳金濱教授的研發團隊向「農業生物技術產業化推動辦公室」提出台灣骨碎補產業化的計畫,獲得國科會經費補助於98年8月起執行兩年期的開發型產學合作計畫「台灣骨碎補抗骨質疏鬆健康食品之開發」。計畫執行結束後,研發成果技轉給出資廠商,研發團隊繼續輔導業界進行產品開發及健康食品認證申請。

推動台灣產學合作先驅的吳金濱院長表示,本開發案秉承「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宗旨,開發本土植物--台灣骨碎補成為保健食品原料為目標,因此研究團隊透過臻里生技公司向衛福部提出「非傳統性食品原料」之申請。兩年申辦下來,沒想到卻被衛福部駁回,「非傳統性食品原料」之申請沒有獲准,對合作廠商造成不小的衝擊。依衛福部之規定非傳統供食用之原料,不得作為食品。由於無法先以一般保健食品銷售,所有申請中所製造的成品都只能成為試驗品,造成臻里生技公司不少的經濟壓力。雖然如此,產學合作廠商臻里公司並沒有因此而氣餒,照原計畫於102年5月提出以第三類健康食品申請所需要的的安全性資料,及以特有成分ECAP的安定性試驗成果申請健康食品認證。終於在103年8月5日取得衛福利部第260號骨質保健的健康食品認證。

林文川教授說,中藥材的骨碎補其基源相當複雜,大陸中藥典認為正品的骨碎補藥材是水龍骨科的槲蕨,在衛福部公告的相關資料中也明確指出骨碎補科的台灣骨碎補是骨碎補藥材的替代品。因此台灣骨碎補不是中藥材,不受限於「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的限制。雖然如此,台灣民間青草藥店或中藥房多以台灣骨碎補當作骨碎補藥材販售,甚至在市場偶也可見到整個小貨車的台灣骨碎補在叫賣,在藥品市場上有名的「運功散」早期也是使用台灣骨碎補。這些說明了台灣骨碎補在台灣已有相當長久使用的歷史,只是缺乏文獻的記載。因此在申請「非傳統性食品原料」遇到諸多困難。
 
大陸有文獻指出,骨碎補藥材中台灣骨碎補的功效優於槲蕨,說明了台灣骨碎補是值得開發的本土保健植物。台灣是有許多珍貴的保健植物除台灣骨碎補外其他如台灣金線連、黃花石斛等,都值得開發成保健食品原料。

中國醫藥大學林文川教授和吳金濱教授的研發團隊曾於民國87年執行「農業生物技術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國科會大產學合作計畫,開發台灣金線連保肝健康食品,技術轉移兩家公司,成功的輔導承接廠商完成健康食品審查認證。此次輔導承接廠商再次取得台灣骨碎補的健康食品認證,再次證明中國醫藥大學團隊對於開發台灣本土植物的生技研發實力,同時展現產學合作的成果,也是中國醫藥大學的榮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van 的頭像
    ivan

    巍巍嵩山~老歪部落格

    i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