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寶、二寶、小寶、咪咪、肉蛋、彬彬、胖子、鴨子、歪子、小毛、小麗、小強、小凱……回家吃飯囉!』每天傍晚,新竹樹林頭空軍眷村裡傳出南腔北調的乳名和綽號聲,此起彼落,「村子口」成群結伴忙著打彈珠、尪仔漂(圓形紙牌)、射橡皮筋、打陀螺、打竹筒槍、跳房子和跳繩的小孩子,一哄而散。


『眷村』承載著軍眷家屬共同成長的生命經驗。台中市眷村文化發展協會理事王錚兄交代我寫一篇眷村的故事;頓時,讓塵封在記憶深處的兒時生活點滴,一幕幕溫馨的畫面在腦中鮮活了起來。


俗話說,人不親土親;眷村裡圈著離鄉背井的長輩們同甘共苦,有四川人、湖南人、山東人、廣東人、江西人、河南人、浙江人、雲南人、新疆人……匯集大江南北各省族群的人,雖然語言、風俗、習慣和飲食呈現多樣性的風貌,可是左鄰右舍就像是一個大家族,隔壁馬伯伯、巷口袁大嬸,村頭巷尾沒有一家人不相識,這份情愫無關血緣和際遇,眷村子弟凝聚的歸屬情感,情深義重,始終無法割捨,非外人所能體悟。


在沒有電視、電玩、電腦和手機的40年代,雖然物質條件貧乏,小孩子卻不需要惡補英語、學繪畫、練鋼琴……;新竹市樹林頭有十幾個空軍眷村子弟都讀空小,每天放學回家做完功課,就找樂子玩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就黏成一團了,假日呼朋引伴,帶著空書包到頭前溪河床「幫」農夫採西瓜、葡萄、橘子、柿子或從牛車上偷抽甘蔗……,彼此要互相掩護,回憶年少不經事充滿樂趣的快樂童年,嘴巴都笑歪了。


50年代初,台灣的黑白電視開播了,眷村孩子都擠在「村子口」小雜貨店前看五燈獎、群星會及沙漠之狐等影集,每當大家看得津津有味,店家就把電視關了,不是為省電,而是怕電視會燒壞了,十分掃興,如今回想真是好氣又好笑。


依據中華婦女聯合會71年調查資料,全台有八百七十九個眷村,共九萬八千五百三十五戶,住戶有四十六萬七千三百一十六人。那時候的眷村家家戶戶都有前、後院,圍著竹籬笆,生活純樸卻很重視敦親睦鄰,媽媽們幾乎都是全職的家庭主婦,時常會烹飪家鄉的風味餐,互贈左右鄰居品嚐各省的特色料理美食,《眷村菜》流露濃濃的人情味。


隨著子女成長,生活壓力日漸加重,眷村很多媽媽就做點「家庭手工」或擺攤賣早點、開個小店自己磨豆腐、作豆腐乳、南京板鴨、鹽水鴨和醃製小菜、榨菜,親手製做饅頭、包子花捲、大餅或槓子頭等北方麵食,還會透過幫人洗衣、縫衣賺些微薄小利,以貼補家用,迄今都難以忘懷。


小時候,當空軍的爸爸經常出差或出夜勤,神龍見首不見尾,可是,叔叔伯伯們都多才多藝,除了吹口琴、彈琴,有人會修房子、組裝收音機、修馬達做電扇、蓋水塔,那家有事就一塊幫忙,生氣蓬勃,會讓人有莫名感動。


在空軍機場附近的眷村裡長大,每天聽戰機起降的轟隆刺耳聲響,司空見慣,但是,從南寮出海出任務的飛機,不一定能平安返航。在戰爭影片裡,空軍飛官失事,部隊長會駕著吉普車到眷村向同僚妻子致哀的場景,就是當年的空軍眷村的真實寫照。


新竹空軍基地駐紮黑蝙蝠中隊與美國中情局為掩人耳目籌組的「西方公司」,即美方提供飛機及電子偵搜器材,由空軍飛行員進入大陸偵搜情報並空投心戰物品;兒時記憶的深處,偶而在清晨會目睹低空返航飛過眷村的B17轟炸機、運輸機,有機身中彈的彈痕清晰可見,有一具引擎熄火仍奮力返航,不過,大家都很懂事,不問、也不講,因為,有同學的爸爸回不來了!


資深媒體人姚仕俊的尊翁,就是空軍的無名英雄之一;那段悲歡歲月,空軍將士維護台灣安全的貢獻可歌可泣。


隨著時代的進步,眷村陸續改建了,獨特的眷村文化也一點一滴的流逝消失,眷村族群的生活與生命樂章,日後只能在眷村博物館和書本史籍裡,才能重溫舊夢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v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