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向世界一流大學;』是中國醫藥大學師生努力不懈的堅定目標。中央研究院劉兆漢院士、曾志朗院士、龔行健院士等七位專家學者對中國醫大厚實的研究能量和學術條件表示讚賞;他們鼓勵校方先確定發展特色研究的議題,「呼朋引伴」整合相關領域教授攜手合作,只要學術研究有突破性的發現和貢獻,沒有人可以跟你比,在國際舞台上就能脫穎而出!
中國醫藥大學去年首度榮登上海交通大學公布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500大(453名)、及世界臨床醫學與藥學(簡稱醫科)領域前200強(151名)。今年又榮獲2013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亞洲排名前百大名校(69名),是國內私立大學第1名;同時榮獲土耳其中東科技大學(METU)發布的URAP世界大學排名第441名;辦學績效卓越倍受國際學術機構的肯定,也彰顯學術國際化的競爭實力。
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為展現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旺盛企圖心,7月5日邀請中央研究院曾志朗院士、劉兆漢院士、劉扶東院士、李羅權院士、國家衛生研究院長龔行健院士、台大兩位前校長陳維昭教授、李嗣涔教授等七位學者蒞校參加《特色研究》專家座談,與學校內各領域的教授腦力激盪,在國際化競爭條件完備下,有助於校院發展的特色研究能更上一層樓。
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過程是相當辛苦的;中央研究院劉兆漢院士、曾志朗院士等人認為,大學除了教學研究表現是最好的,還要找出學校的特色,確定研究方向、創造議題,只要有突破性的發現,沒有人可以跟你比,才能在國際學術領域頭角崢嶸。
台大前校長李嗣涔教授認為,在學術研究的競爭策略上,跨領域的資源整合相當重要,如果教授們能敞開心胸「呼朋引伴」攜手合作,相信很多事都會成功!
鑑於醫學界對於『傳統醫學』的中醫治療存有歧見,現代醫學專家質疑中醫治療不夠科學,儒醫卻辨証西醫沒有科學方法驗証中醫?秉持發展中西醫學結合教育理念的黃榮村校長念茲在茲的期待說,中醫藥的現代化必須加快腳步,延攬相關領域的人才,強化臨床醫學研究並提高治療技術水準,讓中西醫結合又不失掉中醫的特色。
黃榮村校長表示,近幾年來,中醫藥與傳統醫療在歐美各地引發探索熱潮,尤其是,中國大陸與韓國對中醫藥的研究投入相當多的人力及資金,還將中醫藥的發展列為國家政策的重點項目;因此,他期盼國內的學者能遊說主政者,將中醫藥的發展納入國家重大政策之一,以政府的資源和國家的力量來做,台灣的中醫藥研究實力足以站上世界舞台扮演領導的地位。
中國醫藥大學《特色研究》專家座談會上,吳聰能副校長簡報『本校特色發展與精進策略』,諸如重視高階人才的培育、教師分流、對癌症、中風、中草藥及老化的研究重點,及開發水湳生技科學園區;
吳永昌副校長簡報『中醫藥研究之現況』,舉例中醫藥轉譯醫學平台建構與應用;許重義總執行長簡報『中風研究之現況』,說明本校醫療體系已建構一個世界級的中風研究中心,擁有全世界最大的中醫藥資料庫,全國大學唯一健保資料分析中心等,在中風臨床試驗方面成效卓著;蔡輔仁研發長簡報『老人疾病研究的現況與發展』,諸如老年醫學研究、減緩老化等議題,及中醫、中藥、針灸領域的研究表現。
黃榮村校長對於七位知名學者蒞校諮詢《特色研究》議題提供專業領域的意見表示感謝;會後,黃榮村校長、陳偉德副校長與蔡輔仁研發長並陪同參觀校園與附設醫院相關設施,與台灣唯一以中醫藥為主題的『立夫中醫藥展示館』,透過陳必誠館長生動精闢的解說留下深刻印象。